超級記憶晶體或顛覆數據存儲產業 概念股望爆發
瀏覽次數:569次 發布日期:2018-03-28
據國外媒體報道,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科學家近日研制出一種神奇的納米結構玻璃光盤。研究人員將這種光盤稱為“超人記憶晶體”。這種永恒存儲系統采用5D數字數據,可以存儲數據長達數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。
據科學家介紹,每一片“記憶晶體”的存儲容量可達360T,而且這種光盤能夠承受高達1000攝氏度的高溫。在190攝氏度的環境下,這種存儲介質可以保存138億年,而在室溫下,這種光盤則可以永久保存。
科學家最初于2013年開始實驗這種技術,刻錄了一個300K大小的文字文件。如今,包括牛頓的《光學》、《圣經》、《自由大憲章》和《世界人權宣言》等重要文獻著作都被刻進了光盤。由于這種技術既安全又簡便,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將可以用于保存重要數據,如用于永久保存國家檔案、博物館和圖書館資料等。這種存儲介紹估計可存在數十億年,而在室溫下實際相當于“無限”存在,它能夠刻錄整個人類歷史數據,甚至會超出人類生存年限。
業內人士指出,晶體是十分有趣的固體物質,從內部結構上看,晶體具有長程有序的格子構造,形成了晶體材料對稱性和各向異性等特點。由此,又產生了一系列非晶態材料所不可能具備的電學、光學、力學、磁學和熱學性質,從而產生了一類反映這些性質的物理量之間的物理效應,即交互效應。正是這些神奇的交互效應,使聲(力)、光、熱、電、磁等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在晶體中相互轉化,從而使晶體材料成為現代科技及其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。